管道時代到來:中國準備好了嗎
來源: 作者:本刊特約通訊員 蔣萬全 時間:2018-4-11 閱讀:
——我國油氣管道建設發展的觀察思考
如 果 說 能 源 是 經 濟社會發展的血液, 那么輸送 能 源 的 管 道 就 是 “動脈” 。 全面加快管道建設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 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是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 更是國家意志的一種高度體現。
在我國第四次管道建設高潮中,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綻放成花, 這是石油管道建設者的最大心愿。
截至今年6月, 西氣東輸三線西段工程已完成大部分線路焊接, 霍爾果斯—烏魯木齊段很快將具備投產條件, 屆時充足的天然氣將使烏魯木齊成為首個全面氣化的省會城市。 與此同時, 中緬天然氣管道祿豐以西段工程建設也進入投產前倒計時。 特別是2012年12月底, 世界最長的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二線干線工程建成投產。 西二線干線將我國已建和在建20條管道聯成了一張近4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 形成了橫跨東西、 縱貫南北, 并已在東北、 西南、 環渤海、 長三角、 珠三角、 中南及西北地區構成了一張全國性天然氣管網。
至此, 我國已基本建成覆蓋全國、 連通海外的油氣管道干線, 總里程達到近10萬里, 超過了高速公路的總長度。 一張壯觀的油氣管網全景圖正在中國大地上展開, 標志著油氣管道時代已大步走來。
從舊中國的“洋油”時代, 到新中國扔掉“貧油國”的帽子, 再到今天的油氣管網時代,折射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和成就。
面對油氣管道時代的到來, 中國已經準備好了嗎?
加快管道建設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管道運輸作為連接油氣資源與市場用戶的首選通道, 在國民經濟發展中, 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成為繼公路、 鐵路、 航空、 水運之后的第五種運輸方式, 也是發展空間最大的運輸手段。
在國際上, 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 管網概念日益普及。 截至目前, 美國有超過百萬公里的輸氣管網, 俄羅斯有50多萬公里, 就連國土面積很小的德國、 英國和日本都分別有輸氣管道30萬公里左右。 盡管如此, 當前世界油氣管道建設方興未艾, 除南極洲外, 其它各大洲都有數量不等的跨國輸氣管道在建設、 規劃之中。
中國油氣管道從1958年建設第一條長輸管道開始, 到2010年底的52年間, 共建成油氣管道8.2萬公里。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管網建設也許才算剛剛起步。 但是, 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又必須要有堅強的能源作為保障。
其實, 現實就是一種最好印證: 去年, 我國GDP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并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 同時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0%國際警戒線三個百分點。 國際能源署、 中國能源研究會發布的報告同時表明, 中國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十二五”乃至2020年期間能源需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另一方面, 在世界提倡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背景下, 中國政府亦向國際社會承諾, 至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 加之綠色清潔能源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這決定了石油天然氣已成為今日和明天中國能源安全“最緊迫的問題所在”。對于這種緊迫性, 相信每一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感受,即使是南美洲的“蝴蝶翅膀”,也許就會漂洋過海影響到中國, 牽動著無數的神經。
如果說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血液, 那么輸送能源的管道就是“動脈”。 全面加快管道建設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 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是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 更是國家意志的一種高度體現。
基于這種大任的擔當,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近年來全面加快了管道建設步伐。 隨著西氣東輸一線、 二線和西部原油成品管道、 蘭鄭長成品油管道等一批重點工程的建成投產, 在我國基本上構成了一個西油東送、 北油南運、 西氣東輸、 北氣南下、 海氣登陸的油氣供應格局, 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 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全新要求, 以及經濟發展轉型對清潔能源的迫切需求,使中國社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更加巨大。 有資料表明, 我國天然氣市場正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僅川渝地區的年需求缺口約11億立方米左右; 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更是喊“渴”, 還有更多的城市沒有用上天然氣。 我國目前人均天然氣消費量88立方米/年, 日本人均年天然氣消費量為我國10倍, 美國人均年天然氣消費量為我國23倍。可以預見, 未來十年或稍長一段時間, 將是我國油氣管道建設的高峰期。 “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擬建管道長度是“十一五”期間的2倍,這也意味著中國石油的管道建設速度必須比前五年更快更高。 從2011年以來, 中國石油管道建設大提速開創了一年近7000公里的管道焊接里程紀錄。
如同互聯網一樣, 油氣管道時代的到來也是一種必然。 我們有理由相信, 我國油氣管道將后來居上, 無論是規模, 還是技術、 管理都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開創一個全新的油氣管道時代。
直面油氣管網時代還有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們付出
同任何事物一樣, 面對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各種準備, 這種準備甚至是革命性的。
近年來, 記者沿我國一些重大管道沿線和不少城市進行過多次采訪, 并有機會接觸到目前國內最重要的管道項目群建設工作。 注意到, 我國管道建設雖然已走過50多年歷程, 到今天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 但還缺乏一套上下統一、 整體協調一致的全國油氣管道建設規劃。 國家有的規劃可能在地方沒有; 企業有的規劃國家或地方又沒有; 地方有的規劃企業或國家又沒有; 或者是企業的規劃沒有納入地方規劃中, 結果造成了一些項目很難實施,并帶來了大量繁重的協調工作。 解決這些問題的路徑無疑是建立一套上下統一的國家油氣管道建設發展規劃。也只有這樣, 才能避免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 減少資金資源浪費, 減少土地的占用和對環境的擾動, 也可避免部分管道因吃不飽而成本高企。在油氣管道建設中, 對外協調已成為比技術和調動資源還復雜的難題。 的確, 油氣管道建設能否順利進行, 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關鍵。
不可否認, 在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的今天, 管道建設和運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但與管道保護法相配套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還沒有來得及健全、 完善, 一些30年前的規定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管道建設和保護的發展要求。
另據記者了解, 目前我國的一些城市天然氣管道建設速度跟不上干線建設速度, 讓干線管輸能力受到限制, 形成資產閑置。 延緩了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 也延緩了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更好實現……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 城市燃氣管網作為國家保障民生的基礎性工程, 缺乏有效監管,隨機性比較強, 不少地方處于一種無序狀態, 建設和運營商隊伍水平參差不齊。 有的運營商只“向錢看”, 并不真正重視民生, 隨意拖欠資源企業資金, 無法保障居民正常供氣, 影響了企業和政府形象。
更重要的是, 城市天然氣管道建設還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 風險和危害極大。 近年來, 城市天然氣管道爆炸屢屢發生, 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還有一個也許更為長遠的戰略問題需要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 即盡快建立天然氣戰略儲備, 這種戰略儲備, 不應只限于地下儲氣庫的建設。 美國從上世紀初就通過法律(包括頒布《能源政策和儲備法》 ) , 將國內4塊可能有豐富油氣儲藏和3塊有大量頁巖礦藏的廣大地區劃為“海軍用油保護區”, 規定只許海軍在戰時急需時經國會批準后開采。 迄今這些地區的礦藏仍在國家嚴控之下。
這表明, 把油氣管道建設提升到國家層面,從國家油氣管網戰略布局和建設上來統籌、 規劃、 推進和監管, 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的確如此, 既然油氣管道建設事關國家能源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 那我們為什么不能用國家意志來推進管道建設, 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計民生呢?
在確保油氣管道安全這一問題上, 除了要采取物防、 人防措施外, 更要加強技術防范, 以強制性技術規范、 措施和標準確保安全。 如在城市地下管網通道中的不同地方, 直至每一個居民燃氣用戶家中, 安裝危險氣體報警儀, 以“國標”手段作為強制性技術規范要求建設管理, 就能杜絕很多悲劇的發生。 在這個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問題上, 我們應堅決做到“寧愿聽到罵聲, 也不要聽到哭聲”。
此外, 國人的消費觀念也要改變。 眾所周知,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 我們從國外獲取的這些石油天然氣能源來之不易, 當石油天然氣給我們帶來高品質生活, 使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 精力和體力, 付出成本是一種必然。 公平交易、 合理定價, 既符合經濟規律, 更是一條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
還有, 在目前天然氣市場發展過程中, 下游市場正在成為整個天然氣產業鏈中最為薄弱的環節, 如市場定位、 價格競爭、 配套銜接、 監管實施等等, 都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今天, 中國已豪邁地跨入了油氣管道時代。
在光明的前景下, 道路并不平坦。 如何確立與油氣管道時代相適應的制度體系、 技術規范和市場機制, 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做, 還有更多的
努力需要我們付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