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年:探索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的“ 甘肅模式”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張永年 時間:2018-7-5 閱讀:
張永年
甘肅省政府研究室
甘肅境內分布著17條油氣長輸管道干線, 總長度接近9000公里,承載著西氣東輸、西油東送、北油南運、北氣南下的國家能源安全使命。在多年的實踐創新中,甘肅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納入全省總體工作布局,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責任體系,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責、地企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強化依法保護、源頭治理、規范管理、群防群治的工作舉措,逐漸形成了事有所管、管有所依、依有所循、循有所考、考有所評的管道安全保護“甘肅模式”,實現了長輸管道多年保持“零打孔、零事故、零傷害”的目標, 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甘肅模式”作為油氣管道安全保護重要實踐成果,對全國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著眼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把管道安全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
甘肅高度重視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明確要求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擺在全省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油氣管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省政府每年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做到了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實現了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的常態化。2004 年,省政府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辦法(試行)》,加強對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的規范管理,使油氣管道安全保護步入法制化軌道。2006年起,甘肅與中石油集團聯合開展隴東油區平安創建活動,地方對油田開發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實行油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制”,企業大力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積極幫助油區群眾脫貧致富,形成了共建、共創、共享的合作機制,使地企雙方在平安創建中實現共贏,被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稱贊為“和諧模范油區”。2010年起,甘肅與中石油集團共同實施《地企共建平安管道行動計劃》,把和諧共建貫穿于油氣管道建設和安全保護的全過程,進一步形成地企共建平安管道的行動合力,提升了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水平。
二、建立政府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務實高效管道安全保護統籌協調機制
甘肅完善油氣管道安全保護體制,率先在全國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統籌協調機制,為油氣管道安全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2004年,甘肅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油田和管道企業組成的省市縣三級聯系會議制度,分級成立了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辦公室,明確各級工信(經委)部門為油氣管道保護的主管部門,細化了安監、公安、建設、環保等部門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職責。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后,堅持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研究轄區內油氣管道安全保護重大問題,督促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組織協調排除違章占壓和第三方施工傷害等油氣管道外部安全隱患,管道沿線各級政府普遍建立管道事故應急響應預案。2009年, 甘肅圍繞“油氣擴展到哪里,管道延伸到哪里,聯系會議就建到哪里”,健全鄉村油氣管道設施安全保護監管機制,在全省油氣管道沿線鄉鎮成立聯席會議制度,在村委會建立起管道保護監管小組,強化鄉村兩級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職責,推動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重心下移。鄉村兩級管道安全保護機制建立后,管道沿線村級組織制定管道保護村規民約,普遍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油氣設施管道保護,實現了風險隱患早發現早排除、利益糾紛早發現早排解、侵害行為早發現早制止的目標。
三、以實行“四長”責任制為重點,完善橫向互連縱向貫通管道保護責任體系
圍繞層層傳導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責任,甘肅普遍實行“四長”責任制,形成了橫向到邊和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四長”責任制,就是分管省長、市長、縣長對轄區內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負領導責任,各級工信、公安部門廳局長負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責任,各級安監局局長對油氣管道安全運行和隱患排查整改負監管責任,油氣企業經理廠長對企業管道設施管護負主體責任。“四長”責任制,以層層簽訂責任書或協議書的形式落實到人, 各級政府與職能部門簽訂《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職能部門與油氣企業簽訂《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管理目標責任書》,油氣企業與鄉鎮及村委會簽訂《油氣管道設施互保共建協議書》,輸油氣站與沿線群眾簽訂《農田段“三樁”看護協議書》。明確各方面油氣管道保護的責任和義務,每年按規定的指標體系進行考評,把考核結果作為衡量政績和評價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工作有創新、出色完成任務的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拖沓、玩忽職守、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通報批評并追求責任。近十年來,甘肅涌現了一批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的先進典型,有404個先進集體和645名先進個人受到省級聯席會議的表彰獎勵。
四、強化隱患治理和風險管控措施,使影響油氣安全的各類風險處于受控狀態
甘肅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納入社會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堅持從源頭治理入手,實行全過程風險管控和全管線隱患治理。在規劃重大建設項目上, 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作為項目核準的前置條件,最大限度滿足油氣管道安全保護需要。在處理相交相遇關系上,把油氣管道安全保護放在優先地位,嚴格按法律法規和工程技術規范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在矛盾糾紛化解上,妥善處理利益關聯方的合理訴求,把人為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在隱患排查治理上,重點排查油氣管道周邊環境敏感區、人口密集區等高后果區域,編制隱患治理進度表,實行掛牌督辦制度,定預案、定措施、定責任、定目標、定時限,有計劃地分級分類治理, 治理效果納入績效管理。在管道安全防范上,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多管齊下,蘭成渝等管道在全國率先推行管道巡護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專業化服務模式。同時,把管道安全保護與防災減災有機結合起來, 開展管道沿線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建立地質災害風險分布圖,采取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排除地質災害對油氣管道安全造成的風險,確保了油氣管道的安全運行。
五、建立管道安全保護文化載體,積極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管道安全保護文化
甘肅是國家唯一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培育管道保護文化具有肥沃的土壤。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為契機,甘肅從管道安全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入手,創新管道保護文化載體和公眾參與渠道,積極培育管道安全保護文化,為管道安全保護注入活力。2010年,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頒布后,甘肅在利用多種媒體廣泛宣傳管道保護法的同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管道保護法制培訓, 在基層單位組織開展管道保護法律知識競賽,舉辦管道保護法律知識電視大賽,推動管道保護法律法規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使管道保護法律知識深入人心,轉化成廣大群眾保護管道安全的自覺行動。2011年,省工信委和中石油集團保衛部聯合創辦管道保護雜志,為管道安全保護、法律普及、理論研究、經驗交流、技術推廣、案例剖析提供文化載體,填補了國內管道安全保護領域的一項空白,在促進行業和地企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甘肅和中石油集團共同創立了國內第一家管道保護志愿者團體—甘肅省管道保護協會, 地方和企業會員達到500多個,拓展了社會公眾參與渠道,為動員全社會參與管道安全保護探索了經驗。◢
(作者:張永年,甘肅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管道保護》2015年第3期(總第22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