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網集團甬滬寧管網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 時間:2024-10-28 閱讀:
10月25日,記者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國家重點工程甬滬寧管網投產二十年來,年輸油量增長16倍,累計輸送進口原油超7億噸,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2014年6月,“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提出,為我國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油氣體制改革和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國家管網集團成立。5年來,國家管網集團胸懷“國之大者”,推動形成“X+1+X”油氣市場新格局,充分激發油氣產業發展活力,加快構建油氣“全國一張網”,建強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基礎設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能源管輸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目前,國家管網集團擁有油氣管道10.43萬公里,管網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其中,原油管道總里程2.22萬公里,連接18家國內油田、42家煉化企業和主要原油儲備基地,原油一次管輸量26248萬噸,建成西北、西南、東北和海上進口原油“四大戰略通道”以及西部、東部和東北三大區域原油管網,基本滿足國內主要油田原油外輸和內陸煉廠用油輸送需要,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管網力量。
“甬”扛擔當 提供充足能源資源保障
“自東海岸,達長江畔。跨海域,越平原,潤江南,澤華東。”在國家管網集團“四大戰略通道+三大區域”原油管網架構中,甬滬寧管網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穿梭于華東腹地,一頭連著大海,一頭連著長江,從寧波至上海至南京,一路北上,跨越666公里,以每年4700余萬噸的流量,為江浙滬地區鎮海、上海、高橋、金陵、揚子五大骨干煉化企業提供原油資源保障。
甬滬寧管網在浙江境內管道里程約477公里,包含的海底管道穿越世界海運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杭州灣海域,是國內進口原油的重要接卸通道,承擔著為長三角區域煉化企業供應原油的重任,是國家油氣管網重要干線和國家重要能源通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地位。國家管網集團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需要、服務行業發展,聚焦發揮“X+1+X”油氣市場體系中“1”的作用,克服江南水網密集、地質地貌復雜等困難,于2021年10月建設投用了甬滬寧管網岙山-冊子-馬目管道等互聯互通工程,3年來累計為浙江供應原油約2500萬噸,為浙江省綠色石化(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實施、浙江石化4000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提供了充足能源資源保障,有效助力長三角區域綠色石化產業帶建設。
“滬”綠前行 奏響能源輸送綠色樂章
5年來,國家管網集團瞄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公司可持續、綠色低碳發展。
甬滬寧管網以“零排放”的密閉輸送工藝365天*24小時常年安全運行,憑借清潔、高效、經濟、受氣象條件影響小等優勢,年輸油量持續增長。在其穩定能源供應支持下,鎮海煉化和浙江石化等企業實力不斷壯大,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保障甬滬寧管網所屬海底管道安全平穩運行,守護碧海藍天,共建美好生活,國家管網集團不斷探索,開展海底管道水動力數模和沖淤規律、海底地質災害調查等研究,建立了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形成了海底管道日常管理、管道內檢測、維修維護、應急管控等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工法;建設并投用了海底管道負壓抽吸系統、海底管道主動預警系統,引入了海底管道無人機空中巡護和應急偵查,保障了海上進口原油通道本質安全,環境風險受控。
海底管道主動預警系統基于中國海事“海陸融合一張圖”開發,可24小時在線實況顯示海底管道周邊船舶動態信息,對進入預警區的船舶自動發送AIS信息,與船舶進行VHF呼叫通話提示安全風險、盡快駛離。2023年以來,國家管網集團利用海底管道主動預警系統共勸離海底管道安全距離內船舶1300余艘。
“寧”心創新 鑄就能源輸送高效引擎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關乎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發展、民生福祉改善。國家管網集團堅持創新立企強企,注重用科技創新保障油氣管道安全高效平穩運行、賦能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國家管網集團通過仿真模擬分析,科學探索增輸提效方式,助力節能降耗;融合SCADA、水擊超前保護、泄漏監測、調度語音、工業電視等系統,進行智能調控;針對海底管道等運行特點,編制專項運行方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確保調控精準、處置及時;按照“區域保駕、資源共享、分級設置”的原則,構建了“1+2+5”科學、高效的專業化維搶修體系,實現“小型搶險自主解決、中型搶險區域支援、大型搶險聯合作戰”布局和機制,保障油氣管網安全平穩運行,答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守護人民群眾溫暖的“高分卷”。
海底管道由于其特殊工況條件,檢測一直是國際上的一個難題。國家管網集團自主研發了集幾何變形檢測、三軸高清漏磁、應力檢測、中心線測繪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內檢測器,在檢測器可靠性、高通過性以及反向運行能力上進行了創新性設計,并開展了杭州灣海底長輸原油管道內檢測。這是我國在復雜海域開展的最大長度、最大管徑、檢測項目最全的長輸原油管道內檢測,填補了海底長輸管道內檢測領域的技術空白。
為進一步增強海底管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國家管網集團開展淺近海海底管道維搶修關鍵技術研究與運營期狀態監測評估,針對運營期淺近海海底管道局部變形、穿孔滲漏、撕裂等隱患,建設海底管道內檢測實驗平臺,開展海底管道維搶修技術研究,實現了大口徑海底管道結構管卡國產化,形成了海底管道維搶修作業面成型、混凝土配重層破拆及防腐層清理、管道外部形狀精準測繪、復合材料修復、結構卡具修復、水下機械連接器修復等關鍵技術,有效提升了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建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