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建公司創國內在役海底管道最深沉管記錄
來源:大港油建公司 作者: 時間:2024-11-12 閱讀:
2024年11月9日,繼中廣核嵊泗6#風電場220KV海底電纜交越處理刷新國內海纜下沉深度記錄后,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海底輸氣管道工程再次傳來喜訊。中油管道681船圓滿完成平湖輸氣管道交越處理,成功實現管道下沉7米,創下國內在役海底管道后開溝沉管深度的新紀錄。此次管道交越的順利完成,標志著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邁出了關鍵一步。
工程需求 勢在必行
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海底輸氣管道全長約57.7千米,管道直徑1016毫米,壁厚28.6毫米,設計壓力9.2MPa,主要由石龍山至大烏龜島段以及小烏龜島至柘林塘段兩段海底管道組成。項目完成后,將大大增強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天然氣供應能力,助力區域清潔能源供應,為上海“削峰填谷”、城市平穩運行提供更有力保障。此次管道交越的平湖輸氣管道自1999年建成以來,一直承擔著上海地區的重要燃氣輸送任務。為保障新建管道4.8米的設計埋深,須在管道鋪設前將平湖輸氣管道下沉7米,這是國內最深的在役海底管道后開溝沉管作業,結合平湖輸氣管道特殊的狀態與海況條件,沉管作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風險與挑戰:艱難作業中的高風險
此次需要交越的平湖輸氣管道已運行25年,管道的局部腐蝕問題較為嚴重,特別是交越點附近,平均腐蝕深度達到13%壁厚,這在7米深的沉管作業中極大地增加了安全風險。其次,沉管過程中管道仍處于高壓輸氣狀態,任何損傷都可能導致停輸,進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并且,施工區域的海域沖刷嚴重,部分管道裸露或懸空,自2003年起就使用大量沙袋持續進行隱患治理,然而大量沙袋的存在使得沉管作業更加困難。海域的惡劣海況(如大流速、大涌浪和頻繁臺風、寒潮)也增加了作業難度和管道碰撞的風險,施工效率大幅降低。
此外,平湖輸氣管道的交越點處存在淺層氣問題,淺層氣的頂界面埋深約3米,沉管作業中若發生大面積氣體釋放,可能導致管溝塌陷并危及管道安全。施工中,現場多次出現淺層氣氣泡溢出現象,導致施工中斷,進一步增加了作業的安全隱患和施工難度。
現場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如臺風、寒潮和大風等,也使得施工過程中需要頻繁避風撤離,造成管溝回淤并增加工程量和風險。
周密部署:嚴控風險,精確作業
面對這些挑戰,項目團隊進行了一系列周密部署。大港油建公司海洋施工技術研究所對沉管作業進行了多級下沉計算分析,確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項目部還組織專家會審,并對施工細節、風險防控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證與反復驗證。
在施工現場,項目團隊嚴格按照方案執行,充分抓好每個施工窗口。在業主、監理等各方的共同見證下,中油管道681船現場團隊在沉管作業中嚴格執行施工方案,每一步施工都謹慎控制,確保每一次下沉不超過0.5米,懸吹高度不低于2米。
此外,為確保施工順利,項目部提前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試驗作業,精準確定了各項作業參數,為正式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創新突破:再創行業記錄
大港油建公司在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海底輸氣管道工程平湖輸氣管道交越處理中,歷經61天攻堅克難,期間避風38天,僅用23天的有效作業時間開挖長度達1200米、開挖遍數達28遍,提前完成在役海底管道7米沉管作業,創造了在役不停輸海底管道后挖溝沉管深度的國內記錄。
近年來,大港油建公司在海底管道工程領域屢創佳績,不僅刷新了多個國內海底管道交穿越記錄,還實現了多項核心技術突破。此次施工的圓滿完成不僅為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海底輸氣管道工程的順利完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是繼續奠定了大港油建公司在國內海洋管道交穿越領域的領先地位,將有效助推大港油建公司海洋工程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