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管道“72小時”搶修標準體系研究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張鵬 姜進田 劉慶亮 潘濤 時間:2018-7-9 閱讀:
張鵬 姜進田 劉慶亮 潘濤
中亞管道有限公司
中亞天然氣管道作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思想的踐行者,安全平穩運行意義重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提出“72小時”搶修時效目標,依托標準化管理,構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油氣管道搶修體系,以確保在事故發生后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向國內輸氣,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影響。
1. 指導原則
中亞管道搶修標準化建設按照建設國際先進管道運營公司的戰略目標,依據管道搶險從發現到組織搶修、運行調整、保障下游供應、各方協調應對的處置規律,結合自身情況,確立了全面標準化搶修建設的指導思想。通過搶修標準化建設,造就一支技術過硬,作風優良,連續作戰,保障有力,快速反應,能打硬仗的搶修隊伍,實現“工作講程序、設備比完好、演練重實效、培訓看效果、搶修要速度、維修比及時”的目標。
2. 搶修標準體系構建
中亞公司認真研究管道所在國的管道管理法律和規范,吸收國際先進經驗,研究適用快速搶修技術,形成企業標準規范。同時加強合資公司操作員工培訓,從組織上、思想上落實標準體系文件,確立了以自身搶修能力為核心,以應急預案為綱領,以應急機構為基礎,以應急平臺為支持,以法律標準為保障的“五位一體”搶修管理標準化管理體系。
2.1 以自身搶修能力為核心
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分別建立了四個搶修中心,并實現了搶修標準化管理。提出了“九化”管理的要求,即:維護保養制度化、檢修作業規范化、設備物資集裝化、設備操作規程化、搶修作業程序化、搶修演練實戰化、線路管理數據化、資料管理信息化和學習培訓經常化。
中烏、中哈合資公司嚴格執行《中亞天然氣管道維搶修體系建設規劃》方案,按照規劃要求落實“人員、設備、物資、預案、演練”,穩步提升搶修綜合實力。搶修中心實現了機構健全、人員到位,設備齊全、保養完好,儲備充足、工具齊全,依托落實、支持有力,已經具備“72小時”搶修能力要求。建設成為“反應迅速、決策科學、處置有效、保障有力”的專業搶修隊。
2.2 以應急預案為綱領
公司建立完善應急預案體系,設置總部、企業和站隊三級,每個層級分為總體、專項和處置三類。
圖1 中亞管道公司應急預案體系
總體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公司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規范性文件,為公司各專項應急預案、公司所屬單位應急預案提供指導。
專項應急預案主要應對特定類型突發事件,具體解決特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問題,是總體預案的支持性文件。
所屬單位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主要針對本單位各類突發事件,特別是針對恐怖襲擊、綁架勒索、罷工騷亂、緊急撤離等社會安全類突發事件制定的應急處置預案,與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相銜接。
站內和搶修中心應急預案以現場設施、活動或場所為具體目標,要求具體、細致、嚴密,強調具體的應急救援對象和應急活動的實踐性。
公司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和演習、實戰中發現的問題,至少每年修改1次應急預案,并對各所屬單位的應急預案實行逐級報備和不定期審核制度,以進一步推動應急預案的持續改進。
2.3 以應急機構為基礎
搶修管理體系按照三個管理層級和六大應急系統的基本框架建設實施,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指揮都在這個應急管理框架下進行。對緊急事故事件的處置強調“第一反應”,以現場應急和現場指揮為主,公司級別的應急以統一協調為主,不再針對具體事故事件的處理。
(1)應急組織機構
公司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應急職能部門、應急專家組、公司所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現場應急工作小組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中亞管道公司應急組織體系圖
(2)應急響應流程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將啟動應急響應程序:發生Ⅰ、Ⅱ級突發事件;發生Ⅲ級突發事件,所屬單位請求給予支援或幫助;受所在國當地政府或相關方應急聯動要求。
應急響應的過程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狀態解除等步驟。Ⅱ級突發事件按照相關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實施應急處置。當Ⅱ級突發事件的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按照有關程序向海外勘探開發公司或集團公司請求擴大應急響應。
2.4 以搶修標準規范為保障
公司制定了梳理國內外現有技術,研究適用快速搶修技術,于2013年完成了《鋼制天然氣管道維修和搶修施工技術規范》,及時支持了合資公司搶修體系建設。在編制自身搶修體系標準基礎上,組織搶修管理專業人員定期赴管道局搶修分公司開展搶修管理技術標準討論,并根據QHSE體系建設要求,編制1個程序文件,2個作業文件。
圖3 中亞管道搶修標準體系
2.5以應急平臺為支持
應急管理信息系統是管道應急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持工具。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包括應急信息上報、遠程視頻監控、應急基礎資料、事故動態信息、專家遠程支持等8個大類11個應急管理信息子系統,其中包括基于Google的地理信息系統、三維應急信息展示是中亞天然氣管道應急信息平臺技術開發部分。
應急指揮平臺本著“平時分析、緊急決策”的核心原則,以空間地理信息為橫軸和各相關部門業務數據為縱軸,實時記錄管道各個節點狀態,構建中亞管網大數據源,為管道健康狀況分析、優化運行、潛在風險排除、事故溯源提供事實基礎。緊急狀態時,采用協同與共享模式,以事故現場為基點、以應急搶修為核心、以應急預案為基礎,以后果動態預測為指導,充分利用和調動區域現有搶修力量和資源,通過高度集成的應急指揮中心統籌兼顧和合理部署,在管道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迅速組成高效、迅速的搶修隊伍,奔赴事故地點開展搶修,并能通過先進的數據和通信交互形式,適時調整和完善搶修方案,圓滿完成搶修任務。
3. 實踐效果
中亞管道公司通過標準化搶修建設,建立了基于自身“72小時”搶修體系。
(1)確保能源大動脈暢通
2016年1月中哈管道A線PTS1b出站絕緣接頭發生泄漏事件,公司統一調控、統一指揮,中哈合資公司啟動應急搶險,歷經104小時恢復生產。2016年10月中烏合資公司布哈拉搶修中心承擔了中烏管道鐵路穿越處氮氣置換、切管、組對、焊接作業,4處焊口均一次性合格。12中哈合資公司組織對B線361Km管道環焊縫裂紋缺陷進行換管維修,用71.3小時完成管道放空、氮氣置換、換管維修、恢復生產全過程。2015年-2016年中哈合資公司利用復合材料修復技術完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28處本體修復,未對管道運行造成影響。通過實戰應急搶險和干線換管施工作業,提高了隊伍的應急搶修能力。
(2)中石油標準走出國門
公司以項目為依托,推動油氣管道搶修標準“走出去”,提高國際話語權。2012年制定《鋼質天然氣管道維搶修技術規范》后,持續與所在國對標,邀請有關專家來國內開展技術交流,推動所在國修改現有搶修法規。2013年,“在線搶修規范”在哈薩克斯坦獲得通過,并修改該國的搶修技術國家標準。
通過中亞跨國管道搶修體系的建立,提升了中國石油標準的影響力,最終實現了企業間、國家間標準互認。
(3)技術標準保障搶修能力
公司研究并形成的一套完整性的搶修技術標準,成為中亞管道搶修時效的重要保障,焊接技術解決了管道搶修焊接難題。快速搶修和在線搶修作業方案,實現了在合資公司落地,推動搶修技術革新,提升了管道搶修效率。通過推廣《天然氣管道局部氮氣置換維搶修技術規范》,進一步完善天然氣管道的搶修技術,減少搶修時間,保證搶修安全。
(4)標準化提升管理水平
通過搶修管理標準化,樹立全新的搶修管理理念。標準制定培養了大批現場搶修技術骨干,建立了搶修設備模塊化集裝管理模式和搶修技能競賽機制,保證了“72小時”搶修實效。下一步將把搶修技術標準翻譯為中、英、俄三種版本,推動成為集團公司多語企業標準,助力海外油氣管道工程項目“企業標準互認”。
參考文獻:
[1]. 賈韶輝, 周利劍, 郭磊, 等. 基于完整性數據庫的管道應急信息化技術[J]. 油氣儲運, 2016, (7): 55-58
[2]. 石蕾,郝建斌,郭正虹. 美國油氣管道搶修應急響應程序 [J]. 《油氣儲運》, 2010, 29(12):881-884
[3]. 徐明偉,張玲玲. 油氣管道應急搶修標準化管理實踐與探索[J]. -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4]. 王瑞利,馬駿宏 -油氣管道應急搶險體系構建和發展[J]. -中國油氣儲運技術交流大會– 2012
作者:張鵬,中石油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管道保護》2017年第5期(總第36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