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能源新絲路”建設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孟繁春 時間:2018-7-3 閱讀:
孟繁春
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
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業務涵蓋跨國長輸石油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和運營,目前管理著7條在運跨國原油、天然氣長輸管道,1條在建天然氣管道,構成中國西北和西南兩大油氣戰略通道,承擔著保障國內能源供應的重大責任。十余年來,公司秉承“安全、高效、和諧”的原則,不斷探索利用新一輪數字化、智慧化大數據技術,為公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精益化建設、運行、管控提供助力。
1 一帶一路先行者與踐行者
1.1 規模能力
目前公司7條跨國原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分別為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線、中哈原油管道、哈國西北原油管道、中緬原油管道及中緬天然氣管道;1條正在建設的跨國天然氣管道為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公司所轄管道連接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緬甸和中國7個國家,總里程1.1785萬公里,累計投資266億美元。目前管輸氣能力為662 億方/年,未來將達到1070億方/年,輸油能力3300萬噸/年,未來將達到4200萬噸/年。其中西北通道輸氣能力 550 億方/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年,西南通道輸氣能力 52億方/年,輸油能力1300萬噸/年,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設計輸氣能力300億方/年。
1.2組織架構
公司以“合資公司為平臺,股權管理為主線”原則開展跨國管道的建設、運營管理,與管道過境國的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作為股東行使權力,各合資公司股權比例如圖1所示。
圖1 各合資公司股份比例
1.3地位貢獻
公司所管理的跨國原油、天然氣管道承擔著重要的能源進口任務,天然氣管道轉供國內天然氣量逐年上升,2016年實現轉供國內382億方,2017年預計達到432億方;原油管道轉供國內原油量連續7年超過1000萬噸/年,累計向國內輸送原油1.1億噸,天然氣及原油歷年轉供量如圖2、圖3所示。
圖2 轉供國內天然氣量
圖3 轉供國內原油量
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十七年來已累計輸送天然氣2100億方、原油1.1億噸,可替代5.5億噸煤炭,惠及國內27省份、5億人口,建成了西北和西南能源戰略通道,在我國能源保障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成為我國“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和踐行者。
2 跨國油氣管道運營挑戰
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以“安全、高效、和諧”為核心經營理念,努力實現7條跨國能源戰略通道的平穩高效運營,但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1.2.1 法律商務環境復雜
公司所屬管道采取分段建設和運營的方式,過境烏國、哈國、塔國、吉國、緬甸等多國,相關利益方眾多,涉及上游供氣、管道運輸、下游銷售企業近20家,在運營資質、標準規范、法律法規、股權比例、勞工政策等方面均要面對復雜的法律商務環境,公司高效運行和管理亟待信息化深度支持。
2.2.2 信息系統相互孤立
公司建立了多個信息化系統,涵蓋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經營管理多方面,但信息系統之間相互孤立。如設計、采辦、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設數據,運行、維護、搶修過程中產生的運行數據,投資、銷售、財務、成本等經營數據之間存在數據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各海外合資公司之間存在數據橫向隔離的問題,為此亟待消除信息孤島,建立大數據平臺。
2.3數據價值挖掘不夠
公司經過17年運營,積累了大量資料和數據,但綜合分析手段不足,數據價值尚未充分發揮,亟待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價值挖掘,指導管道運營決策。
3 大數據助力跨國管道管理
3.1 D線數字化管道建設思路
D線天然氣管道,跨越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到達中國新疆,沿途穿越大中型河流40多處、山嶺隧道和河流隧道40多條,總長70多公里,其中塔吉克斯坦段約60%管道穿越高烈度地震山區。管線途經區域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氣候惡劣。建設工程規模龐大,安全環保風險和管理難度大,社會依托薄弱,道路交通和通訊設施條件較差等,加大了施工管理和后續管道安全運行難度。
面對如此嚴峻的外部環境,傳統的勘察設計、采辦和施工管理方法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管道建設和運營管理的需要。為確保管道建設的高效和精益化管控,確保管道全生命周期內對潛在風險的有效識別和評價,必須全面實現管道建設和運營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覆蓋管道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庫。
D線天然氣管道數據資源量多面廣,且數據信息、部門分工和地域分布導致數據分散、孤立,造成數據收集和整合困難,必須建立結構合理、高效便捷的管道數據平臺。
D線天然氣管道建設伊始,公司便確定了將大數據用于D線跨國管道建設和管理。應用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收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移動互聯網絡通信系統和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等,實現對管道建設和運行全過程管理的數字化、實時化、可視化。同時,建立D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數據管理平臺,助力工程建設過程管控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為管道運行期間的風險評估、應急搶險、運營維護以及決策提供支持。
3.2數字化管道建設內容
公司制訂了跨國管道數據管理原則,概括歸納為“四個一”,即一套標準:工程建設數據采集標準;一個體系:工程建設數據采集體系;一個平臺:工程建設數據管理平臺;一個數據庫:工程建設統一數據庫。
3.2.1 一套標準
(1)通過工程建設數據梳理,規定工程建設設計、采辦、施工各階段的數據記錄格式及轉換方式。
(2)通過規范數據結構,統一數據編碼規則,明確數據范圍,確定數據移交職責。
(3)結合中石油現有管道全生命周期數據標準成果(CDP標準),建立數據標準體系框架。
(4)參照ASME\API等國際標準要求,結合D線天然氣管道建設和運營的國際環境,規劃完善數據標準內容。
3.2.2 一個體系
按照公司“PMT+PMC+TPI+EPC”管理模式,建立涵蓋管道設計、采辦、施工全過程的工程建設數據采集體系,實現數據共享,并統一分析、處理、反饋和存儲。參與管道建設的EPC承包商根據數據采集標準,組織管道全數字化設計和收集采辦、施工數據,TPI對于采辦和管道施工各工序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數據進行審核,PMC對數字化設計成果進行審核,PMT和業主代表對于上述通過審核的數據進行驗收。
3.2.3 一個平臺
建立統一的工程建設數據管理平臺,輔助施工過程管理,實現數據可視化,為工程決策提供支持。
(1)設計階段,根據管道數據模型和GIS系統以及管道遙感勘查和數字測量數據,對管道線路數據、管材、管件、閥門、設備和施工圖紙進行數字化設計和編碼,并以數字化形式移交采辦和施工。
(2)采辦階段,管材、管件、閥門、設備采取電子標簽、二維碼、物聯網標簽識別技術,逐件進行標簽編號管理,從產品出廠、運輸中轉、清關、倒運、堆場和庫房管理,實時采集物流管理過程數據,實現全過程監控,并通過大數據、可視化展示分析工具進行采購進度提示、物流庫存臨界預警。
(3)施工階段,施工現場采用數字掃碼儀,自動讀取管材和設備代碼,解決施工現場數據錄入準確度問題。施工過程各工序的進度、質量控制、工程量、施工資源配置,以焊口編號結合GIS定位系統管理、實時采集數據。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將采集的施工數據及時傳輸、存儲。
(4)按照公司管理流程,結合所在國項目公司管理模式,借助云平臺技術,建立總部、項目公司、PMT、業主現場代表、PMC、TPI、EPC承包商和供應商參與的工程建設數據管理平臺,實時接收、分析、處理、共享、存儲和展示采辦、物流、施工過程數據,對施工現場的機組配置、工序進度、關鍵施工段狀態、質量監控進行可視化智能展示。
3.2.4 一個數據庫
建立管建設工程統一的數據庫,設計、采辦、施工、竣工等各環節數據將以數據庫的格式儲存,為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分析、評估、預測提供精準、可追溯的數據源。
4 結束語
目前公司管道大數據應用正處于起步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梳理和明確。最終目標是建立以數據流為導向、以數據梳理為基礎、以數據標準為支撐的管道全生命周期大數據分析平臺,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完成在役管道的數字化,最終通過開展管道大數據建設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公司管理提升,全力打造高效能油氣戰略通道,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作者:孟繁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油工程建設》編委會副主任、《油氣儲運》編委、《中國石油企業》常務理事,擁有超過35年的油氣儲運行業工作經歷,參加過多條國內外重要長輸油氣管道的建設和運行,參加中國第一條自動化管道—東黃輸油管道的設計和運行管理,組織實施了蘇丹1/2/4區原油外輸管道、蘇丹6區原油外輸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工作,具有豐富的長輸油氣管道工程項目管理、商務運作、運行管理和國際合作經驗。
《管道保護》2017年第6期(總第37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