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棗線高后果區管理問題及對策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施國鋒 時間:2018-7-3 閱讀:
施國鋒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濟南輸油分公司肥城輸油站
根據《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GB32167-2015)規定,高后果區指:“管道泄漏后可能對公眾和環境造成較大不良影響的區域”。青島“11·22”管道爆炸重大事故發生后,各級政府加強了對油氣管道安全的重視程度,陸續出臺各種規定和治理措施,要求企業做好安全生產責任制、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管道體系建設等項工作,高后果區管理被放在政府和企業重中之重的位置。
基層站場和員工身處管道保護最前沿,長年面對高后果區帶來的各種風險和問題,同時加強風險識別和管控,確保管道安全和公共安全,也是管道員工最重要的職責。
1 港棗線高后果區現狀
港棗線途經天津、河北、山東兩省一市共25個市縣區,全長678.92 km。管道為分段管理,沿途設置7座輸油站。2017年識別高后果區202段,累計129.445 km,占管道總里程的19.06%。針對識別出的高后果區,分公司開展了相關工作。①加強監管:采取加密巡護、安全告知、增設警示標識、應急演練、特殊時期定點值守等措施,加強高后果區監管。②專項整治:分公司、站隊定期對管道埋深不足、地質塌陷、汛期水毀等風險進行排查,并進行專項評價,對不可接受的風險進行專項整治。③警企聯防:分公司與3省市公安局(廳)建立了聯系,與8地級市公安機關建立了溝通機制,與多個縣級公安機關建立了協調工作機制,與沿線派出所建立聯防互動機制。④企地協防:分公司與政府的油區辦公室、安監、經信、土地、油氣田綜合治理等部門建立日常工作聯系,并全力推進完善村屯、土地所有者、特種設備、信息員聯系機制建設。
2 高后果區管理存在問題
2.1 高后果區宣傳缺乏針對性
分公司對管道保護宣傳采取管道聯系卡、管道宣傳海報、管道宣傳彩頁、管道宣傳用品等方式,宣傳內容對高后果區管理和安全預防的重要性宣傳不突出,無法引起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關注。
2.2 政企管理缺乏有效聯動
管道穿越道路處,與政府部門的聯合演練、預警信息、應急預案等存在諸多不足。如高后果區管道應急演練頻次不夠;且每次應急演練都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有些地段已多次演練,但有些地段還沒有進行過綜合應急演練。一旦這些區域發生事故,應急措施不當、缺乏群眾配合,容易加重事故的危害程度。而政企聯合溝通不暢,調集資金、人員等問題也存在一定難度。
2.3 應急搶險隊伍力量不足
分公司近700 km管道只有一個維搶修隊伍,其余是站隊級別協同。維搶修隊地處山東濟陽縣,負責南北兩個高后果區(末站分輸支線去往油庫方向,管道穿越田屯村后穿越S354省道,50 m范圍內加油站一座;首站干線管道穿越板橋河),從收到應急搶險指令到抵達目的地,路途最少需要4小時以上,極易錯過最佳應急維搶時間。如果一天之內有2處以上高后果區發生事故,1個維搶修隊伍完全無法顧及。
3 高后果區管理對策
3.1 管道安全宣傳教育力求豐富多樣
安全應急方案應健全公眾宣傳和動員機制。公眾宣傳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管道安全的重要性,并且關注宣傳教育內容,最后達到人人學法守法、參與管道保護的目的。公眾宣傳教育應豐富多樣,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報紙、微信、網站等多種形式,并在宣傳活動中有針對性的區分高后果區與非高后果區。
3.2 加強崗位培訓以提升員工綜合能力
完整性管理需要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要加強員工培訓使其熟知更多管道安全知識、掌握管道保護技能,讓安全管理深入人心。要像杜邦企業文化建設一樣,讓員工把安全作為個人價值的一部分并一以貫之。并。
3.3 加強政企合作以加快信息化建設
政府應牽頭制定區域管道事故應急預案。并與管道企業開展應急演練以相互銜接,解決好人員配備、設備配置、應急物資等關鍵問題,實現應急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管道事故應急救援能力。
在管道安全管理中利用“釘釘”手機軟件,實現實時、同步、面向全體發布公告,召開視頻會議等。建議企業和政府開發一款共享軟件,通過計算機網絡、手機視頻等,實現政企管道應急管理一體化、信息化,可大大提升應急隊伍的反應能力、協調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
3.4 管道保護應實現區域化管理
實行區域管道綜合搶險運維。如將全省各類管道企業按區域劃分,管道并行、交叉處,實施綜合搶險運維,既保證維搶修力量,又可以有針對性的實現區域管理。應盡可能讓作業區管理半徑小、車程短,以保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區域化管理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國內缺乏相關經驗,也沒有相關的政策法規,需管道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摸索管理經驗,出臺相關規定,制定應急維搶修體系管理細則等。
不能滿足區域化管理的,可以增加維搶修隊伍以實施站隊維搶修,使站隊運行、維護、搶修一體化。以公司為例,7個站場平均每個站有90 km左右的管線長度,202處高后果區平均到每個站約有20多處,維搶修壓力就減小了很多。站隊級別的維搶修,還需管道企業增加投入,配備維搶修物資、器具;增加維搶修人員,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考核體系。
3.5 加強應急人力物力財力儲備
高后果區事故發生前后及發生期間采取有效的應急響應可使人員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應急響應是突發事件的關鍵階段、實戰階段,考驗著政府和企業的應急處置能力,尤其要加強協調組織,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這就要求有充足的人員配備、物資配給和資金儲備。
增加維搶修物資的儲備。在高后果區附近,選址作為維搶修常備物資倉庫,人員密集區、河道交叉處、道路交叉處、山區平原等不同地形的物質儲備應分類評估測算。使應急預案在應急救援中成功發揮作用。
3.6 做好高后果區人口調查統計
由于戶的定義比較籠統,建議高后果區在統計建筑物、戶數的基礎上,增加人口統計內容,既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又與我國現行的安全生產法相適應。人口統計可分為常駐人口統計和流動人口統計兩類。時間以每季度統計一次為宜(分公司檢查以季度進行,人員流動也隨著季節變化而不同)。
開展人口統計也對事故救援有益,因為所有救援的物資配給、人員配備都要考慮人員可能傷亡的數量。
作者:施國鋒,2006年畢業于山東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目前從事肥城站綜合管道維修崗工作。
《管道保護》2017年第6期(總第37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