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保障安全 堅守決定成敗——關于管道保護安全距離問題的探討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宋紅兵 張偉 時間:2018-7-6 閱讀:
宋紅兵 張偉
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鄭州管理處
近日,國內多名專家和同行就“油氣管道設計與運營的安全距離”展開了討論,并結合新舊規范及中外標準差異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我結合自己多年從事管道保護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談幾點看法。
管道保護的目的
作為運營單位,承擔著油氣管道屬地管理責任,是管道保護工作的具體實踐者。西氣東輸管道始建于2001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供氣最多的管道網絡。但是,在管道事業大干快上的同時,地方經濟建設也在飛速發展,就拿河南省來說,鄭州管理處所轄1400公里管道周邊出現了116處高后果區,平均十幾公里就有1處,比管道建設初期增加2倍以上,正在規劃的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居民區更是數不勝數,管道保護工作面臨著空前壓力。
我想,管道保護的目的應該有兩方面:第一,保護管道不受破壞,油氣輸送不被中斷;第二,保護管道周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那么,管道保護安全距離的紅線應該劃在哪里呢?我認為,新版《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GB50253-2014)和《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GB50251-2015)中關于安全距離的規定能夠滿足第一個目的,卻不能滿足第二個目的。
之所以這么說,是由于管道強度設計系數是參照上述規范中地區等級得出的,地區等級越高,表示管道周邊建構筑物越多,人口越密集,管道發生泄漏或爆炸事故后產生的影響越大,那么設計系數就越高,相應的管材、壁厚、防腐層等級越高。
如果隨著管道周邊環境的改變造成地區等級提高和高后果區增多,那么原有的設計系數就不能滿足管道安全的需要。
現行規范存在缺陷
原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第十五條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管道中心線兩側或者管道設施場區外各50米范圍內,爆破、開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構筑物工程。”管道保護法實施后,將這一強制性要求改為了“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和管道附屬設施周邊修建人口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場所的,與管道線路和管道附屬設施的距離應當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并應當按照保障管道及建筑物、構筑物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確定!
滿足哪些強制性要求?如何統籌考慮管道安全和規劃用地之間的矛盾?這段時間以來,專家們已經將相關規范研究得很透徹,結合新舊版本和中外差異展開了廣泛的思考和討論,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誠然,如專家所說,長輸管道與城鎮燃氣管道環境、材料、技術要求不同,兩者是不可比的;風險和危險的概念不同,潛在影響半徑不能作為確定安全距離的依據;國外地廣人稀,其標準規范不符合我國國情。但是,這么多年從事管道保護基層工作,我見證了河南省中原經濟區的崛起,看到了管道周邊由一片荒野到高樓林立的變化,協調和處理了多處地方規劃造成的管道安全隱患,我認為,目前國內關于長輸油氣管道安全距離的強制性規范還存在欠缺,亟待繼續完善。
其實早在2009年,山東省就頒布了《山東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第
214號令),其中第十二條規定:
(一)埋地石油管道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15米,天然氣、成品油管道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30米;
(二)地面敷設或者架空敷設石油管道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30米,天然氣、成品油管道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60米。
第二十五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下列活動:
(四)在管道站場外或者管道中心線兩側各50米范圍內,爆破、開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構筑物。
為什么山東省這么明確的規定出了管道保護的安全距離?是山東省經濟不發達?土地不值錢?規劃不密集?不是,我認為是山東省政府給予了油氣管道安全高度的重視,愿意犧牲部分經濟利益來保證管道周邊的安全。據我所知,目前浙江、甘肅、江西、貴州、深圳等省市都在制定地方管道保護辦法或條例,河南省發改委能源局也在研究管道的安全距離問題。我相信,管道保護工作即將迎來有著明確、充分、合理的法律法規支持的明天。
企業堅守很關鍵
青島“ 11.22”事故的慘痛教訓給各級政府和管道管理者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和強烈的反思:油氣長輸管道作為國家能源大動脈,建設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為沿線地方群眾創造福祉,但是卻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確實令人痛心。我們的體會是,油氣管道建設保護和地方經濟發展存在沖突時,企業一定要從安全大局出發,堅決規避風險隱患,保證管道和公共設施雙向安全。
近年來,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也遇到了許多類似青島經濟開發區的案例,在缺少技術規范支持的情況下,我們沒有退讓,始終堅守著大型建構筑物避讓管道50米的紅線。 2012年,滁州經濟開發區將西氣東輸一線近10公里管道規劃在內,經過我們與當地政府反復交涉協商最終達成共識:管道兩側各50米內不作為建設用地,改為永久性綠化走廊,土地補償費用由政府承擔。 2013年,鄭州市上街區擬建大型產業集聚區,涉及9000多畝建設用地及多條規劃道路與長鋁支線管道交叉相遇,更有鄭州鐵路技師學院項目作為省級重大掛牌隱患牽涉其中。我們主動上門協調,上街區人民政府先后兩次出資對原管道進行改線,既保證了安全距離,又避免了土地浪費,取得了雙贏。 2014年,洛陽市某客運交通中心規劃不合理,擬建設備設施將對管線形成連續占壓和圈占,在河南省發改委及洛陽市安委會的協調幫助下,督促地方政府對項目整體布局進行了調整,主要建筑和設施避讓管道50米距離,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確保了管道安全。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目前鄭州航空港區(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區) 415平方公里的規劃涉及西氣東輸一線及平泰線管道近50公里,管理處已經和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接觸,明確表達了保持50米安全距離的態度。雖然下一步工作難度很大,但我們將積極爭取地方各級政府的有力支持,堅守安全紅線的理念不動搖。
多措并舉保安全
( 1)盡快出臺管道安全距離強制性規范。我非常同意《管道保護》雜志今年第二期《管道保護距離中外技術標準比較與思考》一文的結束語,“建議國家將管道保護距離列為公共安全的重大課題,根據相關法律的要求,盡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保護距離標準,從源頭上消除目前管道周邊地區公共安全形勢不斷惡化的嚴重局面!
( 2)進行土地價值評估加大賠償力度。受我國國情所限,長輸管道建設大多采用臨時征地的形式通過,與地方用地規劃之間存在著諸多矛盾。針對土地開發利用與管道保護的現實沖突,建議在管道建設時期,評估管道周邊經濟發展程度及土地價值,加大臨時用地賠償力度,對經濟發達土地產出率高的管道用地進行永久性賠償,調動地方參與管道保護的積極性,保證后期地方規劃建設項目能夠避讓出足夠的安全距離。
( 3)加強政企合作落實安全保護責任。管道企業要加強向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請示匯報,建立管道企業與“四級”(省、市、縣、鄉鎮)政府管道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暢通合作渠道,定期走訪沿線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取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對未能明確管道保護主管部門的地方,企業更要主動向政府反映情況匯報工作,及早將管道走向坐標圖報備國土規劃部門,以便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防止不合理規劃給管道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 4)通過深入宣傳持續改善企地關系。大部分長輸管道企業跨省市運營,一般都在總部所在地集中繳稅,對地方GDP直接貢獻不明顯,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較低。除了國家調整有關稅收政策外,加強管道保護宣傳增強社會法治意識和企業親和力就尤為重要。使各方面認識到,保護天然氣管道不僅僅是保護企業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的是全社會的穩定,從而拉近與沿線老百姓的距離,使管道保護工作扎根于廣大群眾之中。
習總書記說過: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我認為,在當前情況下,安全距離能避開多少,不但在于政府重視了多少,老百姓理解了多少,更在于企業堅持了多少。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風險,青島“ 11.22”事故就不會重演。
(作者:宋紅兵 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鄭州管理處書記)
《管道保護》2016年第4期(總第29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