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管控的思考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林丹丹;王洋;魏春陽;趙德天;白帆 時間:2019-11-22 閱讀:
林丹丹1 王洋2 魏春陽2 趙德天3 白帆4
1.中共沈陽市和平區委員會政法委; 2.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東北石油管道有限公司;
3.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4.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
油氣管道高后果區是指“管道泄漏后可能對公眾和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的區域”[1],隨著油氣管網不斷擴展,管道安全管理形勢也日趨嚴峻。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2]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油氣管道高后果區的風險管控成為管道企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是指輸油管道兩側200米內有濕地、森林、河口等國家自然保護區或水源、河流、中大型水庫的地區,即輸油管道發生事故時可能對自然資源造成嚴重破壞的地區。隨著國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的管理也亟待細致化和規范化。新《環境保護法》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對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完善了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保護基本制度,強化了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3],針對輸油管道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的管控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是對政府管理者和管道運維管理者的考驗。
1 對城市環境安全管理的挑戰
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的劃分主要集中在濕地、森林、河口、水源、中大型水庫等地區。這些地區一旦發生管道泄漏事故,不僅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同時影響下游的生活和工業用水,造成城市生產生活的癱瘓,同時危及居民生命安全。此外,此類水源類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位于水文徑流循環路徑中,發生事故后污染源隨水文徑流循環擴散速度快,后續治理難度也相應較大。
沈陽市管道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共計44處,如圖 1所示,基本集中于河流水源處,分類區域全部為一級區域,涉及到的水源區域主要有:房山河、柴河、木廠河、長溝河、遼河、蒲河、渾河、復州河等重要河流水源地。河流網分布較廣,水系分布密集交叉,水系網較為復雜,這不僅需要管道企業加強日常的管理,同時也離不開相關各方的監管和配合。首先,管道所屬企業應與當地的水文部門配合,主動提供管道路由走向及水源地穿越資料,做到數據共享;水文部門應做好水文網內的水系徑流的循環路徑的測量,特別是徑流的匯流點及地下水文特征進行重點監測,在復雜的水系網中防止油品泄漏事故的擴大及擴散。其次,環保部門應加強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的環境監測工作,為城市環境安全管理提供“雙保險”。再次,城市應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環境敏感型的高后果區的安全管理,協調企業、衛生、消防等部門制定全面綜合的應急響應方案,將事故發生后的影 響范圍控制到最小。
2 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管控措施
2.1 前期建設
新《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4]。“三同時”環保要求于1973年提出、新修訂的環保法中重申,表明政府環境保護從源頭抓起的決心。將環境風險杜絕于萌芽,最大限度減小發展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油氣長輸管線空間跨度大,建設周期長,建成后投產和服役期限時間久,“三同時”要求對于管道行業的環保管控意義更為深遠。
項目決策階段。管道企業要根據國家和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完備的項目建議書,說明擬建管道項目的必要性;政府、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要梳理各方責任,系統論證項目建議書。嚴格規劃項目選址及路由,盡量避開穿越重要河流、水源地、原生土壤環境等環境敏感區,避免新增高后果區。項目決策要符合城市及區域中長期發展規劃,有效控制管道高后果區量以及環境風險。
管道項目必須進行系統和專業的環境影響評價,評估項目對環境要素(大氣、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的影響、應對影響和損害的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5]。
項目設計階段。油氣管道設計要優化路由,盡量避免新增高后果區。合理布局施工與維修便道、供配電系統、供水系統、消防系統、通風系統、通信系統、維搶修中心[6],為突發事件提供應急搶險準備;加密布置高后果區標志樁、警示牌、固定墩、水工保護設施,為環境風險管理帶來便利,也為第三方施工提供警示;將可能發生的管道風險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設計時將泵站、加熱站、聯合站、分輸站、運營生活區及收發球裝置避開對環保要求較高的管道高后果區,避免清管、分離器檢修、站內系統超壓排放天然氣對高后果區環境造成影響,防止站內泵和壓縮機噪聲污染,杜絕運營生活區固體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大大降低管道高后果區環保壓力。
施工建設階段。新《環境保護法》加大了環境污染處罰力度,明確規定排污處罰“按天計算”并且“上不封頂”。這也要求管道建設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在管道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施工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施工作業給環境造成的影響。要特別注意開挖管溝對環境影響因素較大的高后果區的土壤自然層、植被、地表以及徑流的改變和影響。敷設管道后的回填應將土壤分層回填,還原生態原貌。另外環境因素較大的高后果區,注意不要因管道工程建設而分割珍惜物種的棲息地,不破壞生物的遷徙路線[6]。
2.2 日常運行管理
應加強管道高后果區運維檢工作,重點檢測管道有無變形、破裂、腐蝕穿孔及陰極保護裝置的有效性,防止管道因破損發生介質泄漏造成環境污染。
管道高后果區的運維及作業人員,要經過嚴格的三級培訓、嚴格考核操作水平和技術素養后上崗,必要時領導帶班。防止因人員操作失誤而造成安全事故和環境污染。
高后果區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至少每半年開展一次預案演練,保障對突發事件的迅速有效響應,減少環境污染和事故損失[7]。
2.3 應急維修搶險
應急維修時管道動火作業和帶壓封堵作業[8],風險較大,因此要避免將作業點選址于管道高后果區內。動火點要遠離火災高發的林區、草原等地區,并密切監測動火作業時的風向與高后果區的位置關系;封堵作業點要避開濕地、湖泊及水源地,防止封堵作業時污油滴落污染水源。
3 結論
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已4年,環保執法及管理日趨規范和完善。我國油氣管網布局之廣、縱深之長已形成龐大的管網系統,其環境風險管控也是管道企業面臨的嚴峻問題。油氣管道主要的環境風險發生于建設期和運行期,但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合理布置路由、有效優化設計可以最大程度將高后果區環境風險 降至最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法律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在立法方面應明確敏感型高后果區各方的責任和義務;政府部門應統籌協調環保、水文、應急、衛生、企業等部門做好高后果區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層次清晰,責任明確,指揮有度。
參考文獻:
[1] GB 32167―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S]. 2015.
[2]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新安全生產法的十大亮點[J]. 江蘇氯堿, 2014, 35(5): 59-61.
[3] 王洪海. 貫徹新環保法做好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工作的思考[J]. 青海環境, 2015, 25(4): 165-167.
[4] 陳瑛. 淺談環境保護中“三同時”制度[J].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5, (6): 192-192.
[5] 黃中華,孫秀云,韓衛清.環境模擬與評價[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15.
[6] 楊超, 韓子叻. 油氣長輸管道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要點淺析[J]. 低碳世界, 2017, (9): 32-33.
[7] 黃曉波.淺談輸油管道環境污染因素及防治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 2019, (02): 95-96.
[8] 白帆. 可自動泄壓保護的管道高壓封堵堵頭[J].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6, 36(16): 66-67.
作者:林丹丹,女, 1988年生, 2014年碩士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環境工程專業, 2014年度山東省優秀畢業生,現就職于中共沈陽市和平區委員會政法委,主要從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研究及協調工作。
上篇:
下篇: